我们现在该认识到,有条件的练练它,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调整,是强身、养精神的好方法。“人生是苦海”,这话也有道理,只要活着不论躲到哪,烦恼也是避免不了的,就是君王、霸王也不会例外。而善于修道练内功的,因为精神有寄托,练至“心无其心,身无其身”之是,亦是极大的舒适和乐趣。也是对身体、精神最大的补益。正因为身心舒畅,也能尽量排除烦恼,豁达处世,以致老而不衰,能有所为,行动自如,神思清晰,既不病苦,又不累人,活到人类应有的天年,这样不论对社会、对家庭,不增负担,就受尊敬,自然生活美满,身家幸福。最后能无病而终,乐享天年。我说这才是我们要修炼的目的。真能如此,也就成了“陆地仙”修得其果矣。这才是我们该追求的。既不必要,也不应该去追求那些违背生理和社会条件的什么“奇迹”和“超尘”之举。不知向道者们以为然否? 形意拳经有云:“精养灵根气养神,养功养道见天真;丹田养就长命宝,万两黄金不与人。”这谈的是形意拳的功和道要诀。深知内涵,功道乃明上述这段话,除了有点消极保守思想外,给人们启迪还是很深的。因为它点明了形意拳所悟的功和道是什么?进而使用人们知道该去追求“还虚返先天”这个窍要;知道“养练丹田气”这个根本。而掌握“返光天”、“见天真”这个窍要,就能返本还真,从自然中去掉拙力而求得真劲;掌握“养练丹田气”这个根本,就能气沛周身,发挥技法在体用中的妙谛。这确实是形意拳的功与道的得真关键。 这段话还突出一个“养”字。也就是说,“练之得法,不受干扰”,谓之“养”。因为人们练功常受酒、色、忧、愤的干扰,或因盲目蛮练,不得方法而走弯路。只有在锻炼历程中,注意到“养”,才能减少干扰,法出自然而求得实效。故云:养是练功之本,功成之源。故前辈们曾说“练艺容易养艺难”,因之再三强调“三分练,七分养”,一再强调排除干扰,“行、立、坐、卧不离功”。这些话虽然简单,但实际做起来,确非容易。许多前辈却因摆脱不了困窘、忧愤的干扰而遗恨终生。现在社会、生活条件好多了,武术又为国家所提倡,又多有名家启迪,我们是该很好地利用。 这段话提到的“养功、养道”是指练形意拳必须掌握的法门和要诀,养练它内外兼修的功和道。具体点说,“养功”就是养技术、劲路,整饬内外,以求功纯劲整,而能矫健制敌;而“养道”则指内练五行、四梢、精、气、神,而能体健气旺,神威夺人。因之说形意拳的养功、养道是内外兼修的固灵根而动心的武中道艺。这个“道”与“修性命、媾阴阳、养灵根而静心的修道是两码事。特别对初学者更须明白,这两者不是必须兼备才能练好形意拳。具体地说,也就是平素练功能够“气以直养”,法出自然,不走周天,经络也照样畅通。不追求修道的“三会聚顶”、“五气()朝元”,也照样可以“锁住心猿与意马”,达到“精养灵根气养神”。形意拳既是技击实践的武艺,通过它的养功、养道的锻炼,是可以达到强身健体、而至劲整气沛,内劲自生。再能功到悟精,更会哪用哪到。这是多少前辈实践证明了的。所以在初练阶段,在思想上不要受丹道之学的干扰而致无所适从。因形意之道,是务实的而非悟空的。 形意拳经中通篇累牍计的是内外兼修的武技之道。但也单列有引气、周天等静心修道之法。前辈们口传也有“浑元一气”、“大小周天”和“性命双修”等功法,也属道家内修之法。但这些指的是突出为修身养性的,或是练内外兼修形意拳耐用有余力、有条件者;特别是造诣已深或功成人老,退养余年,为了内外交融、动静一体,耄耋不衰,益寿延年者;尤其是对练桩功,求静中之动和在找劲中求动中之静不足者,为了加深理解和运用“静为本体”以悟灵性,“动为作用”能感而通,再做做静心内养道功,是会有助于攀登技术高峰的。但这绝不是说必须先搞好它能练好形意拳,也不是必须先搞好内功,才能找到真劲。 |